乘院士之春风 扬药学之神威


    为了谋求更好地发展,药学院全体教师正在积极探索一条高效、健康并可持续发展的办学之路。近日,就有关办学方面的问题,我拜访了暨南大学药学院院长姚新生院士,并得到他的亲切指点。

    问:我们岭南药学院是民办院校第一个药学院,您怎样看待民办教育办药学?
    答:药学是为解决人类疾病而存在和发展,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都应该是为社会多做贡献,药学博大精深,尤其是中国的中医药,很有研究价值。你们已经挤入这个行业,不容易,希望你们能成为一枝独秀!
 
    问:在目前医药市场环境下,我们民办高职药学教育发展方向应该如何定位?
    答:药学专业层次很多,无论本科还是专科在药学整个行业中都有相应需求,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现在我实验室里就有一位深职院毕业的学生,工作能力很强,我们的很多仪器坏了他都可以修,包括核磁共振。因此,像你们这类药学专业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能力,实际动手能力以及综合素质,为社会提供一个可塑性强的人才雏形。

    问:我们民办院校存在资金不足等问题,如何更好地整合社会资源?
    答:整个社会都是在资源共享,国家还有南水北调、西气东送呢!公办院校也存在资源联姻。比如要解决教学条件有限、师资力量短缺的情况就可以与企业联合培养学生,将学生教育部分转移给企业,走联合培养这条道路,同时能满足你们高职院校对人才培养要求。”

    问:刚才我也给您简单地介绍了我们学院的情况,您认为就目前我们的办学条件来讲,走产学研合作办学道路有那些可行之路?
    答:产学研的办学模式是将科学技术直接转化为生产力的有效途径。产学研的意义主要是以研带学,以学带教,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以研带产,以产带誉,提高行业内影响因子。可以选择一些企业作为你们的合作伙伴,选择其他院校、研究单位作为技术补充,达到自我完善,自我成长的目的。如果需要,也可以到我这里来做。(药学院  孟祥超)

    姚新生院士简介:
   
1935年生,暨南大学药学院名誉院长、中药及天然药物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药物评议组组长,国家新药研究常务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医学学科专家组成员,国家自然基金委中医中药学科评审组组长。


    多年来,他研究新化合物30种,发表论文160篇,申请国内外专利17项。他主持开发了“银杏叶口服液”,“银杏液冻干粉针剂的研究”被列入国家科委重大科研项目。

微信关注

微博

Android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