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院校两年制改革研讨会在我院召开


    岭南网讯 12月23日,由全国工商联民办高教协会、广东省教育厅高教处主办的高职高专院校两年制改革研讨会在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召开。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委员会顾问、全国工商联民办高教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朱传礼,全国工商联民办高教协会办公室李忠泽主任,省教育厅高教处副处长吴念香和广东白云学院、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南海东软信息技术学院职业学院、吉利大学、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等11所高职高专院校3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朱传礼教授主持,他首先介绍本次会议的背景,他说:召开这次会议是全国工商联民办高教协会承担教育部“民办高职院校两年制改革探索”的课题。本次会议主要想从高等职业教育推行两年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哪些专业适合办两年制,两年制的专业特色以及两年制教学质量如何保障等方面进行研讨,进一步探讨两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道路,探索职业教育与劳动力市场对接途径与方式,为我国两年制高职教育发展提供指导意见和政策建议。

    吴念香副处长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广东这几年开展高职教育两年制改革的情况。她认为两年制的改革的推行,要考虑经济发展的需求,社会认可度,学生家长的接受程度以及学校资源的合理配置。适合搞两年制的专业通过学制改革,逐步的来推广,条件不成熟的可考虑采用“1+2”或“2+1”的模式。

    据了解,目前广东省有10多所院校30多个专业开展两年制改革试点,主要涉及到制造、公共事业、旅游、电子信息、软件技术、酒店管理等专业。作为较早实行两年制改革院校之一的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谢臣英副院长向与会代表介绍了该院近年来的改革思路及其成效,他认为两年学制改革是大众化教育的需要、市场需要、办出高职特色的需要,有教育部的政策导向和国外办学经验借鉴。他们的做法是首先通过市场调研,确定岗位或岗位群,判断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确定专业课的教学大纲、内容,然后形成该专业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该院的两年制改革体会是争取企业、行业的深层次参与,在专业定位上突出专门性与实践性,在课程设置上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以质量为根本,建立质量保障系统和长效机制,同时运用两年制专业的改革成果,对三年制专业进行“2+1”的模式探索与实践,建设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长张建认为,该院从2004年起全面推行高职两年制的教学改革,当年共有13个专业方向招收了两年制的学生500名,在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教学活动和技能实训等方面大胆改革。目前正在探索两年制的全新人才培养模式。

    广东白云学院康乃真院长认为,该院在2005年试行酒店专业两年制改革,经过两年的实践,发现存在社会、学生、家长认可度不高,培养结果不理想,校企合作有难度等问题。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长史晓强认为,鉴于民航行业对专门人才的技能要求高,民航各专业需用3年学制的时间才能达到其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

    研讨会上,与会者认为,高职教育学制改革要适应市场,稳步实行,要适应职业教育和行业的特点,同时必须满足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高技能要求。从我国现状来看,在一部分专业实行二年制高职教育能促使高职教育改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快、更好地适应市场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使学校的资源更充分地得到利用。(文/ 陈又新  图/李东青)

微信关注

微博

Android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