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应用文写作》线上教学实现新突破

作者:佚名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0/8/25
 

2020伊始,突发的疫情打乱了正常的教学计划。大学语文教研室的全体教师积极响应学院的号召与要求,克服各种困难积极筹备,保证了本教研室承担的春季学期课程的线上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一、积极筹备,做好开课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1.利用寒假做课前准备

《应用文写作》是一门公共基础课,涉及整个学院大一学生的教学工作,学生人数多。大学语文教研室的陈霓、张庆丰、易定军、周梦宇、陈智慧老师共同承担了该课程的全部授课任务。为了保证线上教学的授课质量,五位教师利用寒假期间积极备课,更新课件、编写习题等,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2.召开线上网络视频会议,研讨线上教学的相关事宜

教研室多次召网络视频会议,针对线上教学的授课内容、进度安排、提升教学效果的方法,以及加强学习过程管理的有效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讨论。教研室全体教师分工合作,从大量的优质网络课程资源中精选出若干门推送至学生端,供学生课外自学使用。

3.上传学习资料,方便学生使用

大学语文教研室的全体教师在课堂派自建课程并上传了大量教学文件,包括:电子教材、配套课件、习题资料等供学生使用。

 

二、认真授课,多措并举严把教学质量关

1.利用多种平台开展教学活动

教师们从教室走进了直播间,使用课堂派、学习通等开展直播授课。虽然不能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但是,直播间里的文字互动与课堂连线不断,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加强学习过程管理

直播授课的同时,加强对授课过程的管理。不同班级采取了严格的考勤方式,例如:课前签到、随堂测验等,同时,利用软件或教学平台的功能记录学生的各种听课数据。

3.录制微课视频,满足学生需求

针对学生的预习、复习、强化练习等不同需求,教师们充分利用软件的直播与录课功能,生成回放视频,供学生课后使用。不仅如此,教研室老师还利用课余时间录制了大量的内容讲解视频和习题讲解视频,辅助学生课下学习。

 

4.自建题库、作业库和试卷库

五位教师耗时多周,利用假期和课余时间完成了线下资源向线上的迁移。精选习题,自建了题库、作业库和试卷库,手工录入各类习题共计上百道。题库按章节顺序或用途等进行分类录入,题目难度多样化,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习需求。

5.合理设置任务点,助力课外自学

在课程门户的重点章节里设置任务点,引导学生完成课外自学。任务点的类型多样,包括:视频讲解、课中小测等。

6.合理布置作业,多种方式答疑

为了保证线上教学的效果,在每次课后都会根据授课情况合理布置课后作业或预习任务,明确重点和难点。教师们认真批改作业,发现问题并及时予以解决。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问题需要解答。全体教师放弃了大量的休息时间为学生进行义务答疑,一周7天,只要课堂派或者QQ在线就有问必答,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授课过程中的一些具体做法

1.课前讲述框架,课上补全例题

每次课前在课程主页发布本次课框架,将重点例题的关键处留白,听课时补齐。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发送弹幕与老师展开充分的互动。每次课后或者课中布置soc,要求学生提交,并手工批阅全部作业。

2.设置抢答环节,活跃课堂气氛

直播授课期间,为了提高学生的听课积极性和参与度,在部分班级增加了课上抢答环节。结合每次课的教学内容,将一些高难度的题目和讨论题设为抢答题,并根据问题的难度设置不同的分值和答题时长,限时完成,答对者给予相应的奖励。学生们在直播间里踊跃答题,各班涌现出了一批答题能手。

3.做好平时记录

教师们每次课后都对学生的出勤情况、课上表现、课后作业提交和完成情况、测验情况等进行详细的记录。发现没有按时提交作业的情况时及时提醒,并视情况给予补交的机会。

4.章节测试,及时查漏补缺

在每章的理论课结束后,利用“学习通”平台进行开卷形式的章节测试。章节测试既明确重点、难点,又能够使任课教师和学生对学习效果做到了心中有数。

四、网络经典教学案例

 

周梦宇老师是大学语文与国学教研室的一位年轻教师,该教师上课紧密联系实际,从案例导入,到情境教学,环环相扣,将应用文写作(演讲稿)的写作讲得深入浅出,深受学生的好评。

周老师在授课时,采用的是微课+直播的方式进行。首先,用微课软件录制好知识点的讲解(如果有学生无法正常收听直播的话,他们可以自行学习微课)。然后,再将微课发布到线上直播平台,由教师带领同学们共同学习新的知识点。这种双管齐下的方式,既可以增强师生间的互动,又可以降低网速慢等原因对课程带来的影响。

周梦宇老师这种将写作与实践紧密结合、将线上与线下授课紧密结合的方式,提升了学生学习写作的兴趣,从枯燥的讲授为主,变为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动起来,从学生提交的教学成果来看,这种教学方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总之,2020春季大学语文组全体教师共克时艰,圆满地完成了《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教学任务,开展了比较有成效的网络化教学,为以后教学方式的转变提供了借鉴。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 地址:广州天河区大观路492号(科学城入口) 邮编:510663 电话:(020)22305555 (传真)82373351

建议使用1024x768分辨率 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ICP备案编号:粤ICP备0508425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