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1/6/14 |
近两年,课程思政在高校课堂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作为公共素质基础课的《应用文写作》如何挖掘课程思政元素,让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共同担当育人之责,共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博雅学院语文教研室进行“三改”过程中重点思考的问题。通过反复提、认真学、扎实做,《应用文写作》课程不断加大课程与思政的粘合度,任课教师纷纷形成课程思政的理性自觉,将思政教育作为课程底色,就连新入职的老师也对之牢记于心、外化于行。下面,让我们一同走进语文教研室新入职教师荆宏侠《消息写作》的课堂一睹为快。
融时政热点谈消息之“真”
“真实”是应用文的生命线,更是消息文种的重要特点之一,为了让同学们切实体会“真实”对于消息的重要性,课堂播放近期外交部就涉疆问题召开记者发布会时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与BBC制片人交锋视频,引导学生在感受大国外交之魅力中牢固树立四个自信,自觉培养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优良品德。
图1-2:融时政热点谈消息之“真”示例
小切口,深挖掘
在讲消息的分类、结构分析时,巧妙选取人民日报、央视新闻、人民网等权威媒体热点新闻作为例子进行介绍。如讲授综合消息时以人民网《白皮书具有世界性的科学价值——多国专家高度评价<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作为例子进行分析;讲授消息的标题时以全国新闻获奖好标题《“空心村”呼唤“实心人”》《应战敢战善战方能止战》《家庭作业不能成“家长作业”》,短视频“假如老师用标题党教学”、民国报刊经典“标题党”等正、反面案例强化学生学习效果。通过案例选取渠道,帮助学生加强信息收集、处理能力;通过优秀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同时感受汉语言魅力,增强文化自信;通过反面案例,提醒学生提高站位,远离无营养甚至有害的信息,提高理想判断力。
图3-6:小切口,深挖掘示例
互动中的思政教育
课程最后,为了让同学们了解现代新闻消息传播形式之新颖、丰富,以扫码形式引导学生自主体验H5可视化新闻《五院成功研制发射第300颗航天器》,该新闻以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号卫星成功发射为点,对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五十载牧宇耕星光辉历程进行回顾。在透过五院了解中国航天事业发展过程中,学生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得到极大激发。
短短一堂课,课程教学须臾不离思政,二者合二为一、深度融合,学生在增长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得到思想熏陶、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