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7/11 |
数学教研室团队在深职院行政大楼前的合影
一、数学与专业深度融合的经验
数学与专业相结合是数学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这要求数学要走在专业之前,结合专业实例或案例来讲解数学知识、概念和用途,让各个专业的学生明白数学在本专业上到底是怎么用的,到底用在了哪些知识点上。不仅要求数学教师对学生所学专业有所了解,同时还要请专业课的老师来听数学课,让他们对数学提出意见和建议,更重要的是提供专业案例。他们的做法是根据专业的不同要求安排一位课程负责人和相应的团队,课程负责人确定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以及与专业融合的案例,当然,团队成员上课时可以修改或者增加新的案例,以便更好的与专业深度融合。
二、新形势下数学教学改革经验
数学思维和方法的训练或掌握也需要时间的保证,因此对于数学课程的学时分配,各个开设数学课程的二级学院应当考虑充分。教务处要牵头,将数学和专业老师组织起来,共同讨论协商数学课时应当怎样安排,尽量做到数学课时在60之上。基于学生自身基础薄弱和来源参差的特点,在教学内容上主要侧重微积分。若生源基础好一些,就添加矩阵、微分方程等内容,并对有能力的同学提供指导和建议,让他们学习到更深的数学知识。另外老师根据自己长期的教学经验,要适当进行教学内容的更新和调整,教研室每2周进行一次教研活动,讨论教学内容和学生的需求。
三、数学建模活动指导经验
各开设了数学课程的二级学院将数学课安排在大一第一个学期,各位数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并对数学建模进行初步的宣传和讲解,同时鼓励班级中对数学感兴趣的同学参加第二学期的数学建模培训。一般地,各数学老师在第一学期已经讲好了数学基础知识,第二学期主要是进行数学建模培训,如学习运筹学、概率统计等相关知识。在数学课程的开设上,要安排好数学实验课和相关数学软件的学习课程,比如说matlab,当然这些课程可以是选修课。另外是学校数学建模协会要做好宣传和协调工作,让数学建模能得到广大同学的了解。
郑红主任和数学教研室团队在深职院数学实训室的合影
四、数学实验课与数学实训室建设经验
学校要有专门的数学实验基地,每个学期必须安排至少3-4个课时作为数学实验课程。在实验课上主要是应用计算机来解决数学问题,并要求同学们提交数学实验报告。
五、在与专业深度融合的前提下数学教材改革经验
教材的改革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这需要教师队伍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和发现,根据专业特点来进行教材的编写。教材的改革不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往往需要数年的时间才能实现这个目标,因此这也要求有稳定的教师队伍做基础。
总之,通过这次深职院的考察学习,我们会将他们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与我校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深化教学改革,让学生、学校满意。
数学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