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主页 | 设为首页 | 加为收藏
 
信息公告
 
首页 > 信息公告

转发《关于开展2011年广东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征求意见稿)》

作者:佚名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6-10

关于转发《关于开展2011年广东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的通知(征求意见稿)》的通知

 

省直机关团工委,各地级以上市及顺德区团委,各高等学校

2011年暑期,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团省委、省教育厅、省学联将继续开展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现将《关于开展2011年广东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发给你们,如有意见,请在2011年6月13日17:30前反馈至团省委学校部社会实践工作电子邮箱。

 

附:《关于开展2011年广东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征求意见稿)

 

联 系 人:肖伟、胡伯阳、马志芳

联系电话:020-87185614

    真:020-87195615

电子邮箱:jianxinggangyao@163.com

 

 

团省委学校部

2011年6月9日

附件

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团省委、省教育厅、省学联

关于开展2011年广东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

(征求意见稿)

 

省直机关团工委,各地级以上市及顺德区委宣传部、文明办、教育局、团委、学联,各高等学校: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建党90周年。引导我省大中专学生深入基层,在服务“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中成长成才,为广东扶贫开发贡献青春和力量,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团省委、省教育厅、省学联决定,今年暑期继续组织开展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主题

高举团旗跟党走,深入实践谋幸福

二、活动内容

1、追寻红色足迹,铭记党90年伟大历程。组织学生开展红色教育活动,追寻红色足迹,走访红色纪念地,采访老革命、革命先烈后代或学习党的“双百”人物,铭记党90年的伟大历程。

2、“十二五”规划宣讲、践行《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组织学生围绕实施“十二五”规划、《规划纲要》和幸福广东建设策划服务项目,建言献策。

3、科技支农。组织学生通过农业知识培训班、远程信息服务、现场技术指导等方式,传播推广现代农业实用技术,帮助农民解决农产品销售难等实际问题。

4、教育帮扶。组织学生深入农村,支持农村教育、推广普通话、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

5、医疗卫生。组织学生在农村广泛宣传新医改方案,帮助农民全面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革的政策和内容,开展卫生常识宣传咨询,进行健康普查和常见病治疗。

6、法律援助。组织学生在社区、乡镇和企业广泛进行普法宣传,开展法律咨询,提供法律帮助。

7、环保宣传。组织学生宣传倡导环保观念,考察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进行生态环境调查。

8、文化宣传。组织学生暑期文艺演出队,精心编排文艺节目到农村巡回演出,丰富基层老百姓的业余文化生活。

9、关爱农民工子女。结合进城和农村留守的农民工子女的现实需求,开展学业辅导、亲情陪伴、文体活动等服务。

各地各校可根据活动总体安排,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和学校专业特点,设计开展丰富多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主办单位将从中选出120支省级重点团队(见附件1)。

三、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各地各校和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活动的重要意义,形成地方与院校互动的有机结合机制,切实加强领导,统筹安排部署,抓好工作落实,做好各级团队的组建工作。

2、突出重点,科学组织。各校要按照“按需设项、据项组团、双向受益”的工作要求,根据需求科学谋划,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省级重点团队必须委派教师担任队长。评优表彰将主要以成果评选的方式进行,重点向有高质量调研成果的高校或团队倾斜。

3、注重建设,提供保障。各校要设立“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专项经费,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要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学的总体规划,规定学时和学分。要采取确实有效的措施,确保学生的安全。要不断深入开展社会实践,建立相对固定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对口开展扎实深入的服务,巩固基地建设成果,推动社会实践常态化。

4、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各级宣传部门要把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宣传列入计划,协调新闻单位,组织精干力量采访报道,为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和各级团学组织要积极协助新闻单位做好宣传工作,及时上报工作材料,交流工作经验。

有意申报省级重点团队的高校请认真填报申报表(见附件2),于2011年6月20日前将电子版报团省委学校部。

请各地各校将活动开展的相关情况和材料及时报送团省委学校部,活动结束后主办单位将进行总结表彰。

联 系 人:肖伟、胡伯阳、马志芳

联系电话:020-87185614

    真:020-87195615

电子邮箱:jianxinggangyao@163.com

联系地址:广州市寺贝通津1号大院团省委学校部(510080) 

附件:1.2011年广东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省级重点团队实施方案

      2.2011年广东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省级重点团队申报表

  

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            广 东 省 文 明 办 

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            广 东 省 教 育 厅 

广东省学生联合会 

2011年6月9日

  

附件1:

2011年广东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

省级重点团队实施方案

 

1. 20支大学生“追寻南粤红色足迹”社会实践团队。

重点发挥传播类、新闻类和人文类专业院校大学生志愿者的作用,组织他们通过搜集资料、参观考察、社会调查等方式,开展红色教育活动,走访红色纪念地,采访老革命、革命先烈后代或学习党的“双百”人物,铭记党90年的伟大历程,深刻认识和思考党90年的光辉成就,整理形成DV、报告、图片等形式的成果。相关资料将作为表彰评选的依据。

2. 20支大学生“十二五”规划宣讲、践行《规划纲要》社会实践团队。

一是组织团队围绕实施“十二五”规划、《规划纲要》和建设幸福广东,创作文艺宣传作品,编写宣传手册,制作宣传海报,策划实践服务项目,在社区、乡镇、农村和企业选择建立服务点,深入服务点广泛开展关于“十二五”规划、《规划纲要》和幸福广东的宣讲及实践服务活动,实现百校千队服务万点,推动广大青年学生从幸福广东的宣传者成为幸福广东的建设者。

二是组织团队重点围绕以下3个主题开展调研活动:一是人民群众对建设幸福广东的期望;二是人民群众对珠三角一体化内涵的理解和认识,建议与期望;三是大中专学生服务建设幸福广东和加快转型升级的路径与方法。各校根据实际情况,组织教师指导,细化调研选题,制定具体方案开展调研活动。活动完成后收集、整理、汇编调研报告,最后形成系列调研成果,为幸福广东建设建言献策。

3.10支大学生科技支农社会实践团队。重点发挥农业类和科技类专业大学生志愿者的作用,组织他们在前期必要调研联系的基础上,根据服务点的生产生活实际需要,以举办农业知识培训班、开展网络信息服务、进行现场指导等方式,传播推广农业实用技术,解决农民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

4.10支大学生教育帮扶社会实践团队。重点发挥师范类和综合型院校大学生志愿者的作用,组织他们深入农村基层,对中小学生特别是留守少年儿童进行学业辅导,开展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针对部分中小学师资不足、教育水平偏低的状况,有针对性地对教师进行培训;在乡村推广普通话,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应用。

5.10支大学生医疗卫生社会实践团队。重点发挥医学院校和综合型大学医学专业大学生志愿者的作用,组织他们在农村基层广泛宣传新医改方案,帮助农民全面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革的政策和具体内容;开展流行性疾病防治宣传、基本医疗卫生知识普及活动,为农民进行健康普查和常见病治疗,捐送部分药品和医疗器械,缓解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

6.10支大学生法律援助社会实践团队。重点发挥法律院校和综合型大学法律专业大学生志愿者的作用,组织他们在社区、乡镇和企业广泛进行普法宣传,开展法律咨询,提供法律帮助。提供法律帮助

7.10支大学生环保宣传社会实践团队。以项目申报的方式,组织生态环保宣讲实践团队,每支队伍10人,到全省21个地市开展环保宣传教育、生态环境考察、环境污染治理等主题的生态环保实践活动。每支团队要根据活动主题,在当地团市委、市环保局的指导下,制定活动实施方案,按步骤开展活动,并形成活动报告。鼓励、引导更广大的青少年正确认识环保、自觉践行环保,不断扩大社会各界对生态环保的重视和支持。

8.10支大学生文化宣传社会实践团队。组织大中专学生暑期文艺演出队,精心编排一批基层人民群众喜闻乐见、贴近基层生活实际的文艺节目到农村巡回演出,丰富基层老百姓的业余文化生活。联系社会有关方面捐赠图书,促进和巩固乡村图书站(室)建设,帮助建设一批新的“农家书屋”,在此基础上开展读书活动和文明新风宣传,传播科学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9. 20支大学生关爱农民工子女社会实践团队。结合进城和农村留守的农民工子女的现实需求,依托社区和学校,组织大学生志愿者,以结对帮扶的形式,开展学业辅导、亲情陪伴、自护教育、文体活动、爱心捐赠、考察调研等服务。每支团队须结对帮扶农民工子女10对以上。

 

附件2:

2011年广东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

省级重点团队申报表

 

学校(校团委盖章):                 时间:          

团队类别

 

团队名称

 

队长

姓 名

  

联系电话

 

 

 

团队成员

姓 名

专业、年级

姓 名

专业、年级

 

 

 

 

 

 

 

 

 

 

 

 

 

 

 

 

 

 

 

 

 

 

 

 

 

 

 

 

 

 

 

 

实践地点

 

项目

简介

 

 

 

 

 

 

 

注:1、队长必须由老师担任;2、实践地点须具体到镇;3、本表纸质版盖章后拍照并转换成JPG格式图片(1024×768像素),与电子版一并于620日前发至团省委学校部社会实践活动专用邮箱:jianxinggangyao@163.com4、邮件名统一写为:学校(全称)+团队类别+团队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