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专栏

  • 当前位置:首页  学习专栏
  • 主题教育|“立标准、重运行、找差距、抓落实”育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管理人才

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管理工程学院党总支在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党委的指导下,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学校主题教育实施方案,严格按照“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理念,以双带头人工作室为载体,以诊断改进为手段,从专业标准的制定、教学运行、教学诊改、教学成效四个方面,按照问题导向、诊改为具、质量提升的路径,高质高效推进主题教育。

 

质量保证标准先立。科学的思维、科学的理念、科学的方法是开展工作的前提。人才培养的保证需要有科学标准作为指导,专业教学标准是专业建设的顶层设计文件,是开展人才培养的依据,面对新时代智能化、数据化、物联网化的特征,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管理工程学院党总支带领专业教师团队根据每个专业所依托的行业企业的转型特点从行业企业、同行人才培养交流、往届生调研等方面,带领专业主任通过访谈调研、线上调研、顶岗深度体验、召开专题研讨会等方式广泛搜集人才培养问题、人才需求情况。通过合计14次的调研、交流、座谈,根据教育部教学标准指导意见、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指导意见,结合调研结果制定并论证完成合计8个专业方向专业教学标准,为人才培养的开展指明方向。

 

 

1 企业调研、座谈

 

人才培养教学为主线。牢记育人的初心与使命,一切以教学为中心开展工作。育人之重在于教学运行通畅,常抓、常管、常督是要领。大学之大在大师,师资是人才培养所有条件中最为关键的要素,管理工程学院党总支深刻认识到师资存在的问题,通过内培外引,与企业互聘互兼,打造了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教学环境是教学顺利运行的前提,管理工程学院党总支第一党支部根据所属的9间实训室、3个综合实践基地进行排查,针对排查问题逐一解决,保障教学顺利开展;新时代信息化手段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利工具,管理工程学院党总支带领团队深挖信息化教学各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利用学校现有的平台,并努力尝试使用公共信息化工具致力于在教学管理、教学运行、教学资源建设方面进行探索,在教学工作效率提升方面及教学效果方面显著提升;教学运行常态化管理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每周的巡课、同行听课、学校督导导课、教学经验分享与交流等手段对新进教师找问题、找差距、提建议,新进教师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实施能力得到提升。

 

 

2  教学研讨剖析问题

 

抓诊改,找差距,强落实。始终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采取常态化的自我诊断与改进,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手段。在学校质量发展中心的指导下,管理工程学院对6个专业分别从专业建设、教学改革与教学管理、人才培养质量、教科研与社会服务4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57个三级指标开展了专业的自评工作,通过自评找出各专业在教学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根据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方案并提出改进措施,以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说专业、说课是体现专业建设及教学技能的重要手段,第二批主题教育期间,管理工程学院党总支根据双说标准,开展了对6个专业的说专业、62位专兼职教师的说课工作,通过双说工作的开展,找出专业规划设计及课程设计与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对标诊改,确保专业教学成果的达成。

 

 

3 双说测评找问题、抓诊改

 

科学理论学深悟透、融会贯通,指导实践见成效。在学校党委的指导下,管理工程学院党总支认真对照问题台账,一一落实,解决问题,初见成效。教师教科研能力得到提升:在新立项的5项省级教研课题中,有4项均是党员教师主持;党员教师翟树芹、陈松燔等的研究课题“基于美国DQP成果导向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的探索与实践”在全国91项课题评比中获中国物流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全国物流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一等奖;殷明、翟树芹两位老师参与的“基于DQP成果导向的学分制教学与管理体系创新与实践”教学成果获广东省教育厅二等奖。广东省教育厅组织的2019年广东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高职组教学设计赛项,党员教师陈松燔团队《电动对稿车插载精准操控》获三等奖。人才培养质量得到提升,由党员教师指导的省级以上的技能竞赛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创新创业竞赛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4 育人成效

 

主题教育理论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作为党员教育工作者,应往深里学、往实里学、往心里学,学以致用,始终坚持两个维护,坚持四个自信、四个意识,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铭记立德树人、铸就教育之魂,不负当下、不负重托,培育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图文/管理工程学院党总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