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介绍

现代管理学院党支部(教工支部)现有教师党员16人,占现代管理学院教职工总数的36%,副高职称3 人,中级职称13人;双师素质教师15人;硕士研究生学历12人,本科学历5人;男性党员5名,女性党员11支部根据“党务干部服务好、党员队伍建设好、工作机制制定好、工作业绩完成好、教师学生反映好”的要求,坚持不懈地抓好党的组织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纪律建设,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工作,以党的建设高质量促进学院的高质量发展以党的建设为抓手,凝心聚力,把促进学院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科研建设、教学改革创新青年教师成长发展和立德树人、“三全育人”、学生全面发展作为中心工作目标,积极开展工作,努力实现支部建设与立德树人和教学、科研工作相结合,努力践行“以高尚的师德引领人、精湛的教学培养人、良好的科研带动人”,实现了支部党建与业务工作的双向促进、双向提升,取得扎实工作业绩。

 

现代管理学院教师党支部委员会由6人组成,设支部书记、支部副书记,组织委员、青年委员、宣传委员、纪检委员各1名;支部创设双带头人工作室,党支部书记翟树芹同志是管理类教学科研带头人,党支部副书记陈松燔同志是物流管理专业建设负责人。

 

image.png

 

1.建章立制规范建设,强化支部政治功能,把牢意识形态方向

以构建长效机制为主旨大力加强各项党建制度政策措施建设落实。出台《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党支部工作考核办法(试行)》《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关于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提高师生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问题思想认识的方案》、管理工程学院党总支《管理工程学院党总支党建工作制度汇编》、管理工程学院党总支《意识形态工作规章制度汇编》等近20项制度政策措施,使党建工作长效机制日趋完善。

 

2.创新组织生活形式,构建123 学习模型”落实落地学习型党支部

“新”融入学习型支部建设,打破传统“传教士”模式的学习,充分运用新媒体,改变枯燥的学习模式,让学习因子活跃起来。依据“123 学习模型”,打造支部建设基础工程。“1”课,以“党课”为基础:以集中学习--党小组学习--个人学习为主线路径,将党章党史、重要讲话精神等内容以案例的方式融入支部的“党课”之中;运用网络平台将党的知识适应新时代党员群体的话语体系加以表达;激发新时代党员自学党的知识的积极性,将学习由负担变为责任,由任务变为主动探寻2”个阵地,线上学习阵地与线下学习阵地相结合:线上利用学习强国、学习社群、抖音平台直播、微信等学习平台与媒体进行线上学习与交流。线下以党支部--党小组--党员学习小组为依托,逐层管理,相互监督3”会学习引领,按时按质召开党员大会、支委会以及党小组会议。党员大会听取党员意见,反馈学习情况,阶段部署下一阶段学习目标与要求。定期召开支部委员会,研讨每学年的学习计划,探析培养党员的路径,落实每个阶段性的总结,做好每一个阶段的学习计划部署,力求做到提升党员整体理论水平的同时,服务“学习型”支部工程的建设。

 

通过主题党日活动,把党建理论教育贯穿于教学、育人、科研、管理等各项工作中,不断推进“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强化党建理论宣传阵地,充分学习和领悟十九大精神内涵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主题教育进课堂、进网络进头脑。利用“党课开讲啦”项目以课代评,以课代学。让教师党员在备党课、讲党课的同时提升自我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同时作为专业教师课程思政的考核项目之一从而综合提升思想引领,夯实支部教师党员理想信念基石。

 

3.创新党建+N发展模式,全面推进党政一体、党政互融互促

    通过选任总支书记学科带头人为支部书记,专业主任任党支部副书记,各专业骨干教师兼任支部委员,形成“双带头”激活成长“双引擎”效应;通过一系列制度与学习结合的做法,积极探索与实践将“党建+育师”、“党建+教改”、“党建+科研”、“党建+育人”、“党建+社会服务”等有机结合,助推党建和专业建设立德树人及教师成长共同发展,引领学院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为学院不断深化综合改革、奋力推进示范校建设提供坚强保证。坚持以学院“书记项目”为抓手,把“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支部建设作为一个整体,以抓支部学习为基础,以抓支部服务为核心,以抓支部创新为特色,打造党支部的“基础工程”、“核心工程”与“特色工程”,实现“三型一体”党支部并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努力调动新时代党员群体积极性,以做合格党员为标准,以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标杆,以加强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为努力方向,将“三型”党支部建设一体化推进,使其发挥党支部的组织优势,切实发挥对新时代党员群体思想教育与价值观引领的重要作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大力推进支部基层党建工作的创新,确保支部党建工作充满生机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