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赴韩交流老师:走出国门的“魔鬼经历”作者:龚蕾 信息来源:岭南教育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9-16 初出国门,因为时差的原因,头还是晕晕的。我一直在回想身在中国的那些日子,现如今,在地球的另一个角落,在另一个“世界”感受一切,生活像是被切换一般地不真实却又充满了好奇与惊喜,我奇妙地称之为“魔鬼经历”。 在韩国的这些日子是我长这么大感觉最丰富,最受冲击的时光。我仿佛进入到了另一个世界,一个我从来都不曾发现过的世界。在开始的几天中,对于我来说,简直是人生中的大逆转:不同的语言,不同的文化,让我感觉自己还是个没长大的孩子,满是好奇和跃跃欲试。 作为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第一批被公派到韩国交流教学的老师,我和学校的5名学生来到了韩国公州映像大学,将在这里进行一年的学习和交流。韩国公州映像大学,依山而建,校园不算大,把教学楼和宿舍楼都算在内也就几栋,要跟岭南比的话还真是没法比。学生大多数都住在学校周边,只有部分学生住在学校,学校平时会有免费校车接送,但一到周末就基本没什么人了,老师都是自己开车过来,平时上课的时候路两旁都停满了车。公州属于丘陵地带,山路高低起伏不平,好在这边的交通道路系统很发达,学校的路与外面的高速公路相连,开车从任何地方往返都很快。 初到韩国的第一印象,感觉韩国人非常重视礼节。到韩国的第二天我就被韩国公州映像大学的老师带着依次去见学校的校长和各部门的负责人,算是欢迎我和我们学校的学生的到来吧,同时跟随他们一起与该校另一个教学期满的外籍老师告别。那个下午我们基本被带着走遍了学校的所有部门,这点让我感触还是蛮深的。在国内,学校老师初到时通常也就是去认识一下与自己工作相关的人员,离开时更不会逐个部门去一一告知,但在韩国却不一样,离职时有专门的老师带着去一一告别。 除此之外,每次走在校园里,学生看到我都会向我鞠躬问好,尤其是新生,不管我是不是他们的老师都会礼貌地微笑着给我行礼。刚进校的大一新生还得给大二和大三的学生行礼,每次去餐厅,就会发现大一的学生是最忙的了,要不停地起来给来吃饭的学长行礼问好,这在中国是看不到的。在韩国的生活让我最深的体会就是任何东西都“太贵了”,几乎找不到国内那么便宜的日常用品和食品。 刚到公州映像大学时,我对学校作了一个最基本的了解,了解到该校有个中国航空乘务员系,培养韩国未来的空姐,而且是专门针对中国这条航线的,学生从大一开始就要学习中文直到她们毕业。这个系的学生在校内的打扮最引人注目,无论天气有多冷,她们一率都是空姐打扮——丝袜,套裙,大衣,绝对没有多穿的。我刚到学校的时候穿着羽绒服出去还直打哆嗦,看着这些学生就只穿着套裙高跟鞋走去上课,刚开始的时候还真是无法理解,但后来才发现是这个专业的装束要求。不仅服装要求专业,连个人打扮也要专业。对于这些学生而言,头发怎么梳,妆怎么画,指甲怎么修等等都会有具体的要求,所以这个专业的学生走到哪里都能被认出来。学校就业率也不错,对于这个学校毕业的学生来说,他们中有的人可以在首尔找到每月180万韩元左右的工作,对于这样的收入与当地消费水平相对等。 每一天,我都用心感受在异国的每一种体验,学习模式、教学方法、项目开发制作模式、生活上、工作中的点点滴滴……期待着这般“魔鬼经历”能在我回国后传递给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以促进和改进岭南的教学。 (文/龚蕾) 注:作者是岭南职院专职教师,“中韩文化交流中心”成立后,第一位公派前往韩国交流教学的对外汉语教学老师,将在韩国公州映像大学进行为期一年的教学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