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大思 求创新 谋发展——学院召开2010年度学生工作研讨会作者:刘冬梅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0-21 广州岭南教育集团总裁钟燕锋、总裁助理李启明、岭南职院校长俞仲文、副校长李峻、学院党委书记丁纪平、党委副书记程翠英、校长助理杜文宇、督导办主任何瑞麟、教学运行管理中心主任陈肖生、学生事务中心负责人卜佳锐出席了本次研讨会,参加会议的还有学院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各二级学院院长、学务助理以及辅导员。会议由学生事务中心副主任王振光主持。 畅所欲言,启创新之门 会上,学院党委丁纪平书记首先发表了讲话,强调学院要切实加强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学生事务中心负责人卜佳锐就学风建设工作作了报告,督导办何瑞麟主任提出了民办高职院校加强学风建设实效性的思考,教学运行管理中心陈肖生主任围绕主题“专业教育载体与学风建设”发表了讲话。各学院学务助理与辅导员代表在会上分别针对各自的工作作了经验总结并给出建议,阐述对学风建设的理解,俞仲文校长的一席讲话引起了在座教职工的共鸣和深切反思。 俞校长指出,岭南的事业在起飞,目前学院正处于较好也是较关键的时刻,教职工在做学生工作时要发现不足和差距,同时针对学生工作的重要性提出了四点建议和意见。 在工作对象上,教职工要努力吃透工作对象的特征,俞校长说:“学院学生多是90后,思想前卫但不够成熟,缺乏使命感和责任感,在现今复杂的社会背景下显得更迷茫。”学生事务要以学生辅导为主、为先、为重,做出模范。在管理理念上,主张“辅导在先,管理在后”,强调学生工作要不断创新,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滋润每一个学生,以此作为学生工作的热点和难点,关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切问题,从学生交友到信任感的建立各方面入手,全方位培养学生。接下来,俞校长将学生工作的重点定位在学风转变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上,鼓励调动教师的创新积极性,充分利用学习中心,形成“你追我赶”的创新式学习氛围。同时强调学生工作者要挑战自己,加强队伍建设,培养后备干部,以事业留人。 齐抓共管,塑解决之道 参加研讨会的教职工对督导办何瑞麟主任在会上的讲话印象深刻,何主任提出民办高职院校加强学风建设实效性的思考,结合学院目前学生工作中的现状,分析当前影响学风建设的四大因素,即学校、教师、社会和学生,用典型的事例深刻地剖析了学风建设的内涵,强调学风建设的重要性。 “何主任用生动的实例,幽默的表达,对学生工作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作出了解答。” 学生事务中心副主任王振光坦言。何主任认为,学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取得学风建设的实效,需要有一个全员、全方位、全程的支持系统,学校要进行整体规划,将学风建设作为学校的基础建设来抓。为此,要不遗余力地做到全体教师、管理人员、后勤人员齐抓共管、齐心协力培育好大思政“三育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 在当天的访谈环节中,嘉宾各抒己见,从学生感恩、学风变化和学生工作事务等各方面进行探讨,提出生源质量提高和教学管理质量的提高不应把到课率作为唯一检验学风建设的标准,学生应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最后对辛勤工作在岗位上的学院优秀辅导员们进行了表彰,程翠英副书记对会议表示了充分的肯定,认为学风建设离不开教风建设,以后要多开展这类研讨会。集团总裁钟燕锋最后对会议作了总结,站在集团的角度认识学生工作,强调办学要有三个保障:保安全、保质量、保发展。钟总指出,岭南的校园秩序建设在社会各界备受关注,在业界获得的好评离不开从事学生工作的全体成员,辅导员是岭南发展的保障力量,学院要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关注辅导员培养和培训,给他们提升的空间,留住人才。 打造新园,展鸿鹄之志 16日下午,参加研讨会一行80余教职员工走进学院清远校区参观了新校园,学院党委丁纪平书记对新校园作了介绍,并对学院未来作展望。 学院清远校区选址清远市东城,毗邻华南工商学院清远校区和清远职业技术学院,是清远万亩教育园区内第3所高职学院,校园占地800亩,总建筑面积约25万——30万平方米,分二期建设。据李峻副校长介绍,学院正计划扩大办学规模,力争在今后几年完成省高职示范性院校的建设,并升格为本科院校。初步计划把清远校区建设成为有机电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休闲养生以及农业产业一系列专业,在校生规模达到15000人的新型校区。校区内拟开设机电工程系、特色农业技术系、养生旅游管理系、交通运输与物流系等10个系,38个专业,5年内在校生规模预计达1万人,招生将面向全国和亚太地区,招收高考生、社会青年,采用弹性学年学分制,为本地区企业职工的“间修制”提供便利,同时对本地区职工的培养实行“教育券”制度,为改善清远投资环境,聚集人气,输送人才。 (文/刘冬梅 图/傅浩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