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集团报

善用实习,提升个人职场竞争力

作者:杨冰洁    信息来源:管理学院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11-9

    实习作为学生了解职场、增加社会经验、提高个人能力的一种手段,无疑会对个人的发展有所帮助。严峻的就业形势更是催生出了实习的热潮,同学们纷纷变身“潮人”,开始了在职业道路上的预热。大学生在校期间,由学校安排或者自己创造机会到企业去实习。实习一般一个月到六个月不等,这对人在职场来说,时间并不长,但是为了在毕业后更快更好得找到合适的工作,实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怎样善用实习这个环节,提高自己的职场竞争力呢?

    本人曾经在一所国际学校担任行政主管近五年时间,部门事务存在阶段性忙碌的规律,7、8月份是最忙的时候,此时正好是在校学生放暑假,因此我们部门每年都会雇佣一批实习生。几年下来,实习生换了一批又一批,最终进入我负责团队工作的实习生也有几个,但给我留下较深印象的只有两个。

    第一个是小范,她当时是某师范大学二年级的学生。她的亲戚是我们领导的朋友,见她暑假没事做,就托关系让她到我们这里实习锻炼。名义上她是我的助理,但因为她对学校事务不了解,而且大部分工作需要用到英语,她胜任不来,我能派给她做的大多只是“跑腿”、打字之类的工作。出乎我意料之外,她做事很主动,从不让自己闲下来,一时没见我安排工作给她,她就在办公室里面到处问同事需不需要她的帮忙。因为做的是“跑腿”工作,经常需要她去公司领导、财务、签证等办公室,同样,到了哪里她都积极主动揽活干。虽然她只做了一个月,但因为自己到处走动,对业务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在实习后期,她已经能承担我们部门的一些具体实质性事务了,而且学校各部门的同事大都认识她。她离开以后,大家还不太适应,平时都习惯了喊“小范,帮我……”。本来她来这实习是没要求给工资的,她觉得没帮什么忙,而且并不怎么专业。但无论是我,还是我的领导,都决定给她实习工资。而且第二年需要实习生的时候,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她。据说小范毕业后很快找到了一个学校做老师,而且做得很开心。小范的优点很值得学习。首先是,停止抱怨!平时经常可以听到实习生说从事的工作又累又琐碎。其实换个角度想,或许是因为你自己还没有到某个高度,所以对方无法给你更多的任务。其次是,具体工作内容是需要自己主动去发现的。如果每天只是按部就班地做既定安排好的工作,那是永远无法获得提高。再者是,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与各个部门领导沟通,这点尤为重要,通过与领导打交道,给他们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这无疑是为自己将来的就业打开了一扇门。

    另一个是小陈,他是华南理工大学的本科毕业生,在考完了研究生后的一个暑假,想出去社会锻炼一下,于是向我们投了简历。当时我在一堆简历中选中他,是因为简历上说他在大学阶段担任过学生会主席,参加过多次社会实践活动,英语口语也不错。他应聘的职位是图书管理员,看似简单枯燥事务性的工作,但他还是发现了其中的乐趣。首先是,图书馆里全是国外进口的全英文书籍,他可以看个够。其次是,经常会有外教去借书或复印,他可以借此机会和他们对话,练习口语。后来他还主动要求晚上值班,监督学生晚自习,在此期间,他跟学生深入交流,甚至跟其中几个后来成了好朋友,现在仍有联系。当时在国际学校就读的学生,家庭背景大都非富即贵,都是准备出国读书的,他跟这些学生保持了良好的关系,最后都成了他很好的人脉。除此之外,他还主动跟我要任务,越难越好,于是我给他出了一些问卷调查,统计工作等。他根据实际情况设计了一系列英语问题,然后思考怎么选择被调查人群,怎样获取自己想要的数据等等,最终他完成得很好。他一直说,谢谢我给他机会,可以把学校里学的知识真正用到了岗位中。我说,其实我只是给你开了一扇门,其它你所学到的,都是你自己钻研的结果。

    后来小陈离开的时候还专门给我发了信息,说在我手下工作的这段时间,学到了管理团队的一些经验,感受到一个团队领导应有的个人魅力,这些对于他将来的职场工作必定受益匪浅。到目前为止,他是唯一一个正式这样对我表示过感谢的实习生。如今,小陈已经研究生毕业了,在上海一家外企工作,已经晋升为销售经理。

    凡是成功的人,都有一些共同的特质,学习他们身上的优点,帮助自己成长。首先是,他们会灵活变换看问题的角度,在任何岗位都可以学到东西;其次是,他们可以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其实在简单的工作岗位中发挥自己的能力,更容易让主管注意到你并最终认可你;再者是,成功的人都懂得感恩。职场上或许不需要溜须拍马的人,但是心怀感激的人往往能够获得更多机会。

    参与实习,可以让大学生脚踏实地的参与到工作中来,解决现在大多数大学生眼高手低,浮躁拖沓、容易推卸责任的毛病,职场的磨练,会让人更加的成熟和有责任心。善用实习,用心去体验实习,将书本的知识真正转化为自己的能力,真正的活学活用,就可以逐步提高个人的职场竞争力。

(文/杨冰洁 管理学院)

热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