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谱写职教转型升级新篇章
作者:佚名 信息来源:南方都市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12-3

南方都市报 2012年11月27日 专版 GS27
http://epaper.oeeee.com/G/html/2012-11/27/content_1761324.htm
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发展职业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从这一国家层面的职教战略发展规划当中,我们可以捕捉到两个强烈的信号:一是国家更加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二是职业教育的发展也要和经济发展方式相协调,实现转型升级。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就是践行职业技术教育转型升级这一国家战略的先行者和探路者。
转型升级 理念先行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校长俞仲文,被誉为“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拓荒者”,他率先在国内教育界提出:职业教育也要实现“转型升级”。
在他看来,我国30多年的年改革开放虽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同时却存在一个重大的缺陷,“一直以来,我们把技术引进作为终点,落后了就引进,再落后就再引进。这种做法实际上只是一味地通过引进设备来增大生产能力,但却没有引进制造这种生产设备的能力。”俞仲文认为,在目前世界产业链分工当中,我国处于中低端,目前我们的发展方式往往是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设备,加上国内廉价的劳动力,造就了中国所谓“世界工厂”的地位。但这恰恰也是我国工业化道路上的一个困境,因为长此以往会形成路径依赖,既不利于夯实我国的工业化基础,也不利于实现产业的优化升级。“造成这一困境的主要原因,从职业教育的角度来讲,就是现有的职业教育模式还培养不出大批创新型、发展型、复合型的技术技能人才。”
俞仲文指出,一直以来,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强调的是“零距离对接”,即职业教育以让学生熟悉现有设备、掌握现有技术为主要出发点,把适应岗位需求不仅放在了首要位置,而且成了成功的职业教育的唯一判据。但是仅仅做到这一点还远远不够,因为这样做还不能根本改变我国在国际产业链分工中的低端位置。事实上,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对国外先进技术具备从消化吸收、反求创新,直至能够对技术举一反三加以运用的能力。职业技术教育应当一方面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使其具备职业素养,另一方面还应当对学生进行技术训练,使他们具备技术素养,“而恰恰这一点,长期以来被我们忽视了。”俞仲文说。
不过,令人欣慰的是,教育部从国家战略的高度出发,提出要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在俞仲文看来,这一举措更加明确了我高等职业教育转型升级的方向,即培养“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的高级技术技能人才。按照俞仲文的理解,职业技术教育就是要培养“既有很强的专业技能、又具有一定技术应用能力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了更好地适应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就需要每一位职教人去重新反思职业技术教育的指导思想、教育理念、培养目标、教学设计、课程内容等。”他说。
岭南职院:中国职业教育的3.0版
“现在提出职业教育的转型升级,并不是在否定我们前面所走过的路,而是要在此基础之上,实现我国职业教育的升级换代和跨越式发展。”作为1993年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创校校长,俞仲文打了一个十分形象的比方。他认为深圳职院是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1.0版本,因为它最早的回答了“什么是高等职业教育”,以及“在中国现有的条件下怎么办高等职业教育”的问题。自2003年以来,通过高职院校水平评估和国家示范校建设工程,系统化地大规模推行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方针,使得这期间成长起了一大批师资力量雄厚、办学理念领先的职业技术学院,在他看来,这是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2.0版本。如今,俞仲文认为,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要由2.0版向3.0版转型升级,这一时期主要应对的是经济在转型升级,高职教育如何通过自身的转型升级,去服从于、服务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主要回答的是高等职业教育如何培养“具有一定技术应用能力的复合型、创新型、发展型的高级技能型人才”这一问题。我们看到俞仲文掌舵的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正通过以自身的改革创新和大胆实践,以全新的理念和教学改革在诠释这一命题,尽管是民办高校,但是他们站到了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转型升级的最前沿。
首先,在对职业教育使命的认识上,岭南职院深刻意识到,职业教育学院不仅仅是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基地,而且更应该是应用技术源和创新技术源,要担负起为社会源源不断地输送人才和输送的双重使命。为此,岭南职院加大了对学生的创新教育,自2010年以来,学院已连续举办三届“金点子”大学生学术科技竞赛,并取得丰硕的成果,学生们的小发明、小创造层出不穷,学生们的创新性思维受到极大鼓励。同时他们还采取措施,加强技术研发力度,准备与企业一起专门成立工程技术中心,
其次,在人才培养规格上,目前岭南职院的人才培养目标已愈发明晰,即努力培养出一批具有一定技术吸收、转移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发展型、复合型、创新型高级技术技能人才。具体来说,学院的人才培养规格集中体现在五个由“单”到“双”的转变。第一,课程设置上由单需求转变为双需求,即课程设置不仅考虑岗位需求,还要兼顾技术活动的全过程要求;第二,学校的实训基地要将过去的单功能的技能训练,扩展到兼顾技术研发创新的双功能;第三,与之对应的,在实训具体内容上,也要由过去单纯的技能训练转变为同时进行技术训练;第四,在对学校教师的角色要求上,既要能够传授现有的技术技能,又要能够面向未来,能够带头进行技术研发;第五,在对学生的评价上,不仅要重视是否取得职业等级证书,而且要重视学生创新能力评估,一年一度的“金点子”大赛,就是对学生实行双因素评价的典型案例。
风雨兼程十一载,再绘蓝图谋新篇。“一定要让我们岭南职院的每个学生,在掌握技能之后,还要掌握技术应用能力和反求创新能力。这就是岭南职院转型升级之后,升华了的办学理念。”在学校发展面临转型升级考验的历史档口,俞仲文校长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