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州日报】小市长半决赛 混血儿拿第一作者:黄蓉芳 信息来源:广州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5-9
黑色的面孔、卷曲的头发、标准流利的普通话、清新自然的演讲风格,还有一曲迈克尔·杰克逊的模仿秀……在第八届羊城小市长评选的半决赛中,来自广州市天河区岭南中英文学校的11岁混血小男生吕丹华给评委和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记者昨日从广州市儿童活动中心获悉,小市长晋升总决赛名单新鲜出炉,吕丹华果然稳居小学组榜首。这是一个怎样的小男孩呢?走下闪亮舞台的他,有着怎样的生活呢?
吕丹华的房间有点小,小小的布衣柜,小小的原木床,床头挂着他的篮球偶像詹姆斯的海报,书架摆着一架飞机模型,他说那是他最喜欢的玩具之一。书架上的书,有《爆笑校园》、《老夫子》、《冒险小虎队》……都是在小学生中很流行的书。 书桌上还有一本A4大文件夹,里面收藏的全是他奖状和获奖证书,问他一共多少张,他说没有数过,大概20多张。不过,他“最看重”的是南方电视台的第八届“漂亮宝贝”大赛金奖:“因为竞争非常激烈”。 “我很享受这次比赛” 说到刚刚结束的“小市长”半决赛,他说,他最喜欢的环节就是复赛时的拓展训练。“其实就是让你玩,在玩的过程中给你打分。” 而他觉得自己在半决赛中“最得意”之处,就是提出了广州厕所在英文标识上的不规范。“其实,在演说中,我在讲到第二段时忘词了,”他说着吐了一下舌头,“但是我很快就跳到了下一段,没有影响连贯性。”
“小市长”选拔赛中,记者问他:“上次复赛时,有的选手落选时哭了,如果是你,你会哭吗?”他说:“哭,只是一种发泄的方式。但我不会选择这种方式,虽然我也会很沮丧,但我会把妈妈给我录下的过程仔细看一看,看看失败在哪。” “我的中文要比英语好” 小丹华一出生接受的就是双语教育。妈妈跟他说中文,爸爸跟他说英语。而他读的是一所中英文学校。因此他在语言上有天然的优势。 “其实我的中文要比英语好,中文能说会写,英语只是听说好,有一些单词还会不认识。”他解释说,他最喜欢语文课和语文老师。“因为语文老师很‘搞笑’,比如上课讲到‘景阳冈’,我们故意说‘挤牙膏’,老师不会生气,还会跟我们一起笑。” “我不喜欢数学,因为公式太难背了!”他有点不好意思地笑笑。 因为经常要参加各种比赛和活动,难免会耽误课。“我妈妈的原则是,只有在学习好的前提下才可以参加活动,一旦影响了学习,活动立刻停掉。不过,这样的事情一次也没有发生。”他很是骄傲。 “当明星有哪里好呢?” 小丹华说,他觉得人生最大的乐趣就是跟朋友一起玩。“我有很多朋友,”他说,“单单在这个小区里,就有两个好朋友。” 现在,小丹华还是一个小明星。他不仅是学校里的活跃分子,而且还是南方电视台的小记者,经常参加这样那样的比赛。 但是,小明星也有苦恼。“最大的苦恼就是别人不把我当普通的同学看待。所以,我有时候会想,当明星,有哪里好呢?有时我又想,不当明星,又有哪里好呢?” 我是一名真正的中国人 在小丹华的幼时记忆里,他“小时候不爱说话”。因为那时候,他一出门,就会有很多人来看他,对他指指点点,说他是黑人。“我很不舒服,但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他说,“我长大以后才明白,其实别人只是对我的肤色好奇,并没有恶意。我也会向他们解释,我是黑人,我是混血儿。不过,虽然我的皮肤是黑的,但我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人,我入的是中国籍!” 组织者:他胜在自然有主见 在半决赛最终的评分上,吕丹华比第二名的选手高出2分多,之后的几名的评分只相差零点几分。 据广州市儿童活动中心书记袁微介绍,吕丹华在各个项目上的表现都比较突出。在演说文稿方面,有的选手稿子稍嫌假大空,而吕丹华的稿子比较实在具体;在现场演说方面,其他很多选手都是在语调高亢地“背诵”,而吕丹华的表现就比较清新自然,的的确确是在“说”,听着让人觉得舒服。 “其实,吕丹华最吸引评委的是他的思维方式,他有自己的想法,表现很自然。”袁微说,“而其他不少孩子,毋庸讳言,家长和老师包装的痕迹比较多。这是最重要的差距。” 妈妈:舞台下他其实很内向 说起对小丹华的教育,妈妈吕锐最大的心得就是因人而教。“我不会强迫他做事情,尊重他自己的选择。” 在吕锐看来,小丹华是内向而单纯的。“他是上了舞台就闪光的那种小孩,下了台就会比较内向。”她说,比如这次参加半决赛的演说文稿,直到比赛前的那天早上,他还说得不好,可是,一到上舞台,他就说不需要稿子了,他记住了。 班主任:他对同学很有包容性 在吕丹华的班主任、语文老师的眼里,小丹华跟同学相处特别有包容性。“比如他喜欢打篮球,但打球时,同学之间总会磕磕碰碰,每次同学之间发生摩擦,他都会去协调,说大家都是同学,算了算了,可以说是球场上的小领袖。” 姓名:吕丹华 所获个人奖项:2008年度被评为南方电视台少儿频道“最佳英语小主播”;第五届全国青少年英语口语大赛获广州赛区A组三等奖;广东花艺文化学会举办的2008年中日青少年花艺交流展览花艺设计儿童组银奖; 理想:做一名赛车手; (文/广州日报记者 黄蓉芳 图/记者 乔军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