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

【名师工程·访谈录】尚燕乔

作者:佚名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5-21

岭南职院博雅教育学院副院长尚燕乔

 

【名师工程·访谈录】

教书育人 润物无声

——访博雅教育学院副院长尚燕乔

 

  岭南新闻网 三月岭南职院博雅教育学院拓展培训团队应邀为广州海关的副科级领导做拓展培训。此次培训是在击败了与海关长期合作的香港专业拓展团队的对抗中脱颖而出,凭自己的出色表现赢得了赞誉。

  一个校内的拓展培训团队为什么可以做到稳足校内,走向社会,而且是为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做培训获得赞扬?“博雅”一词在岭南也越来越热,博雅教育到底是怎样的?为此《岭南教育》记者采访了博雅教育学院副院长尚燕乔。 

博雅教育是万事的基础

  记者:有人质疑博雅教育是杂而不专,您怎么看?

  尚燕乔:博雅不是某一专科,不是传授实用技能,所以不可能专。博雅教育是万事的基础,是先教学生如何做人。它对于目前中国大陆的应试教育、强调单一专业技能、只看重谋求职业的功利主义等是一种纠偏。

  除了目前推行的铸魂工程国学教育、阳光工程体育运动、拓展训练外,博雅教育还应该包括环境保护、劳作义工、逆境求生、灾难学、宗教研究等等。全方位地学习与探究人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这不能狭义的理解为“杂”。

墙壁上挂着艺术照与佛言

  记者:如何提升博雅团队成员的素质?

  尚燕乔:我给行政团队的年轻老师们开书单,写读书汇报;利用例会时间观看凤凰台世纪大讲堂中有关博雅素质教育的视频。现在找人谈话,我会直接告诉他,你先看第几根柱子“面壁”一下,那去,看清楚了想明白了,我们再谈。让大家自我认识,自我感悟,比什么谈话、教育都有力量。有没有看过我们这里的厕所?(笑)五星级厕所墙壁上挂着画——都是精美艺术照片与经典佛言。(笑)有人说,也太狠了!连我们方便的时候也要思考。

困难就像空气 每天都有

  记者:在探索博雅教育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怎样克服?

  尚燕乔:博雅是全新的教育理念,我们每一步都走得很艰难,困难就像空气,每天都有。每当走过去马上又面临新的挑战,容不得你想太多,所以能够记住得不多。我们要有一种责任感。

  记者:目前在博雅教育方面取得哪些成绩?

  尚燕乔:博雅教育的效果不像考证那样,考过了就立即有了成绩摆在面前。它讲究的是“润物无声”,是日积月累,渐进式的。做博雅教育一定要耐得住寂寞,因为一、两年时间,甚至等学生毕业了,我们都可能看不到素质教育带来巨大效果与成就,但它所带来的改变一定会在学生后续的专业学习、社会立足上体现出来。

  当然我们也一直在考虑博雅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一个浅层面,尝试着与专业的学习结合起来。例如,在语文课程的教改过程中,逐步摒弃传统的教学,收集运用大量来自广东地区珠江三角洲中小企业特点的实际案例,在教学中更加贴近学生的就业岗位需求。目前我们正与清华社出版社联合,编写《应用文写作》教材。 

卯足劲往前冲

  记者:现在全校推行论语早读,影响力甚大,能谈谈国学教育吗?

  尚燕乔:开展了一段时期,还有很多不足与急待改进的地方,但总体效果已经逐步显现,学生的国学社团也已经成立。这些得到了著名国学大师傅佩荣教授的高度肯定,他称赞一个学校能把国学教育在整个学校持续性开展是非常了不起的事。国学教育和阳光工程(体育锻炼)就像两个翅膀,目前已经羽翼渐丰,尝试起飞。(边说边自然地张开双臂,缓缓抬起)大家一直很努力在成长,卯足劲往前冲。

 

  记者手记

  采访进行了一个多小时,尚燕乔生动幽默的表述让记者记忆尤深,言语交流之间,我感受到了成绩背后,博雅人辛勤付出的身影。走出博雅的小红楼,仿佛看到博雅教育学院犹如凤凰,在岭南美丽的天空中飞翔。                         

  《岭南教育》记者秋云 谢谢

 

热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