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物

【名师工程·人物志】何静春

作者:佚名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7-2

岭南职院心理咨询师何静春

 

【名师工程·人物志】

“何”以解忧

——访岭南职院心理咨询师何静春

 

  岭南新闻网 夏雨如泪,记者走进岭南职院心理咨询室,放下雨伞的那刻还深感雨天的烦恼。看到明净而温暖的咨询室内何静春老师正坐在一个五角星形状的红布沙发上处理事务,忽然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不希望看到“来访者”

  “我不希望看到有很多的学生来做咨询,因为我不希望有问题的学生越来越多,我们会教一些技巧,让学生注意到问题,尽可能自己去调整。”

   据何老师介绍,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从08年开始就面对新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开设大学生自我意识专题、学习心理专题、情绪情感专题、人际关系情感专题、 恋爱心理专题等五个专题,并给学生传授一些心理健康知识和自我心理调节技巧。

不能忽视情绪“感冒”

  何静春老师说,春季心理疾病发病的前兆主要表现为睡眠障碍和情绪障碍。

  针对有些同学会不容易觉察自己心理波动或者是即使觉察有问题也不进行调整的问题,何老师表示“千万不能忽视情绪‘感冒’。同学们要多关注自己,关心理解身边的人,如果持续一个星期没有明显原因的持续心情不好,要来找老师咨询,如果持续两个星期以上,就是抑郁症了,对于轻度抑郁症患者,以及抑郁症康复期,可以求助心理咨询,对于中度以上的抑郁症患者,必须要转介到心理专科医院接受治疗。”

多防治,多辅导

  对于如何预防情绪“感冒”,何老师建议可以多运动,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尽量不听低沉悲伤的音乐,而多听一些快乐的但绝不是重金属的音乐,另外多参与心理健康活动,建立和谐、信任的人际关系。

  高校学生心理疾病防治主要靠学生自己学会自我调节,需要辅导员及各班心理委员多关注周围的同学或朋友,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现在学校的大学生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也多样化了,可通过个别面试咨询、电话咨询、网络咨询、书信咨询、班级辅导、心理行为训练等多种形式,为大学生提供及时、有效、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

痛和烦是成长的礼物

  何静春从99年始从事学校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在10多年的时间里只是低调的从事着自己的本职工作,从未计算过自己付出多少,也未曾计算过自己“装载”了多少师生的“心理垃圾”。

  在十多年的时间里,作为一个心理咨询师,她一直用自己所学的东西去帮助别人,或电话咨询或面试交谈,一次次听别人倾诉,一次次的帮助别人。何老师自己是否遇到过重大的心理问题呢?

  “接收了10多年的负面情绪、消极压抑信息,到08至09年间,我感觉到自己身心疲倦,觉得自己的心理能量枯竭了。”
从08年起,何静春利用寒暑假陆续参加了“海灵格家庭系统组织系统”的培训、台湾唯识深层沟通技术,还参加了高级心理咨询、高级心理督导师的培训,2010年的寒假参加了“南禅寺十天内观课程”。自2008年以来,何老师自费参加培训的费用就高达七八万之多。“我很感激每一次的培训学习,总会感觉到自我的成长和进步” “其实我觉得人生中经历的痛苦和烦恼,都是生命给予我们成长的礼物,只有怀着感恩的心去积极面对,才能收获这份成长礼物” 。

 

  《岭南教育》记者邱秋云


 

热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