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校园

北大国学班会话《周易》 走进岭南文化

作者:林淑雯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4-23

  岭南新闻网 4月19日至22日,由北京大学主办,贺惠山团队、林金土团队、钟小平等承办的为期四天的北大国学班教学活动在岭南职院举办。此次活动分现场教学和参观岭南文化两部分进行,并邀请了华南师范大学教授曹础基现场授课,广州岭南教育集团副总裁周惠莲、发展研究所所长刘丹青、学院后勤服务中心主任罗腾等和全国各地中小型企业董事共20多人参加本次活动。

 曹础基教授现场授课

  据主办方介绍,为更好地学习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活动安排北大国学班全体学员于20日和21日分别在岭南职院图书馆6楼和茶艺馆上课学习《周易》,在鉴赏音乐的同时领略客家文化,进行读书交流。并安排学员夜游珠江,参观宝墨园,更进一步了解广州特色文化、感受岭南文化。
  上课期间,曹础基教授从“《周易》究竟是一部什么书?用《周易》占卦灵不灵?《周易》在文化上有什么价值?” 这三个问题着手,为学员们条分缕析,娓娓道来。一开始曹教授就从《周易》书名的由来引经据典:“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引起了学员们的关注,曹教授由浅入深,引导学员们继续了解读《周易》应该注意的问题,并逐步形象生动地一一讲解。在讲到《周易》中关于如何立卦时,曹教授还在白板上画出了卦阵图,教导学生如何解析卦象,引起了不少学员的兴趣,调动了课堂气氛。在说到什么是阴爻和阳爻时,曹教授通过举例论证,让学员们更形象地学习,如古代的初爻等在当时是拥有多大的权利,将古时爻位的等级的划分与现状的官位等级相结合分析,让学生容易明白理解。发展研究所所长刘丹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此次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学习《周易》和岭南文化,提高了我们的文化水平,让国学班的同学们更深入了解岭南文化。”

 北大国学班岭南学习班现场

  课后,不少学员都对这次活动的形式和上课内容大加赞赏,北大国学班学员卢先生告诉记者:“虽然我平时也有阅读《论语》、《道德经》等国学书籍,但却比较少接触《周易》,因为相比其他的国学,《周易》晦涩难懂。而参加这次国学班教学活动,让我学到如何读这本书,并对这本书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让我离《周易》和岭南文化更近。《周易》里有许多人生哲学值得我学习。”

(文/林淑雯 刘冬梅 图/林晓芬)

热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