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师点评岭南学子获奖高考作文作者:佚名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6-10
岭南新闻网 《羊城晚报》和金羊网主办“2010高考作文网友pk大赛”6月8日揭晓,岭南职院外语外贸学院09级商务英语专业学生黎晓文,挺进前12强获优胜奖,引起校内师生热议。 6月10日,岭南新闻网邀请名师点评岭南学子获奖佳作,关注学子成长、关注人文阅读,传播岭南声音、传承岭南文化,充分展示师生员工与时俱进的创意、情义、爱心和人文关怀。 黎晓文获奖作文《与你为邻》金羊网链接 2010广东高考作文题目:与你为邻
南粤名师、艺术与传媒学院教师陈春花:
黎晓文的高考作文《与你为邻》写得很有诗意。 开始就设悬念,让读者很想知道“你”是指谁?慢慢读进去,觉得有意思,同时也感觉得这个“你”对作者影响真的很大,其中对母亲的形容,“其实母亲就像是一个橡皮擦,越擦越小。小时候母亲就像是一棵常青树,无时无刻为我们遮风挡雨,后来长大后才发现,母亲老了,银丝清晰地展示了她为我们付出的心血,她们的身体不再像以前那么结实了。”描叙得非常形象贴切,让我异常感慨,身为人母了让我深深体味到她表达的恩情。 在文末读者终于知道,原来“你 ”就是指“书”啊,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思想产生了共鸣。
博雅教育学院副院长尚燕乔
人必然有“邻”,但以何者为“邻”,有时是可以选择的。这种选择体现出人生的目标和价值观。古人云:“邻以理者,知也”,这种主观的接近和亲近是择邻的要义。黎晓文选择以书为邻,立意不凡。《与你为邻》全文无娇柔奢华、真情素白,总体不错。 黎晓文确定“你”这个对象并展开对“邻”依存关系的演绎,能以古今中外的“书”给自己启迪、警示,由浅入深层层铺展深入发掘,来说明“以书为邻”的不可或缺。 文本中第六段首行末尾第四字的“他”字为笔误,应为“你”,一字之差险些离题了。明朝名臣于谦有诗曰:“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书,与你为邻是我一生中最大的幸福”。结尾再次强化点题,首尾呼应。谢谢你写出了我们心声。
外语外贸学院副院长黎雁
书籍是枕边的密友、心灵的导师,能走进你灵魂深处,也能放飞你思想之翼。 黎晓文同学的文章,如同午后清茶,感性而自然。开篇作者对书中的“神秘主角”卖了个关子,设下悬念,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让人带着好奇读完全文才豁然开朗,原来说的是书籍这个朋友。不禁回味适才读到点点滴滴,从而引起情感的共鸣。 看完作文,我重新拿起静静躺在角落里好久的书本,拍去上面灰尘,轻轻地说句,“朋友,很高兴与你为邻。”
《岭南教育》集团报主编甘应鑫
黎晓文的《与你为邻》透出久违了的叙述魅力。“在夜深人静时我总爱抱着你说着话。”“你”成为作者描写的轴心,“你”的身影化入我的梦。 作者轻声漫语舒缓道出平淡生活中的波光倩影“你的韵味是那么的迷人,吸引着我,叫我对你爱不释手。”作者不自觉于文中设置了障碍产生了人物幻影,让“你”时而是朋友、时而是情人、时而是亲人,直至文末作者出人意料悄然点破,不同寻常的“你”原是每个人的生命之书,读者在“犹抱琵琶半遮面”中充分享受到了乐趣。 暧昧的氛围未被“你”化为利剑刺穿,诗意流淌中“你”一掠而过,折射出“梦想与现实”的隔绝,无不暗示着大学生对成长和未来的拒绝,对阅读的困惑和现实的不安。但《与你为邻》依然能通过全新的“你”来加以表现对书籍的无比喜爱,对真理净化心灵的美好向往。
策划/整理:《岭南教育》记者章晓纯 肖丹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