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要闻

五湖企业开招聘 岭南学生走四方[图]

作者:岭南教育   发布日期:2007-12-25 9:52:38  点击数:

     岭南网讯 12月22日,由广东省高等学校毕业就业指导中心主办,学院协办的广东省2008届经管、技术、文秘类专场供需见面会在学院篮球场隆重举行。可口可乐、中国人寿、太平洋人寿、广州大旺食品、香港易宝通讯集团、深圳市科技华鑫实业等150多家知名企业事业单位参加此次招聘会。

    招聘会上气氛热烈,热闹非凡,从各地前来参加应聘的同学个个摩拳檫掌。企业的招聘点上密密麻麻地围着一批学生,他们拿着自己精心策划的个人简历,认真地观看应聃岗位的相关信息,并认真地询问单位用人要求,用人单位和应聘学生的配合使得招聘会有条不絮地进行着。

有备而来
    见面会还没开始,就已经有很多同学来到会场,急切的眼神,透露出心中的期待。“在大二我就对见面会做好了准备!”当记者问到一名大三学生是否完全准备好时,他给出了这样的回答。在记者的采访中,有接近半数的应聘者在大三前就已做好了此次应聘的准备。

    在此次见面会,应聘者一改以往“只去珠三角”的应聘心理,而是更理性的选择自己的择业方向。“只要自己喜欢,向往,能发展自己的优势,又何必在乎是不是珠三角呢!”一位大三商务日语同学说。他们认为只要找到自己喜欢的,就算是远一点的地方也没关系。

     一位商务英语专业的应聘者表示,对于工薪方面不会有太高的要求,毕竟自己也是应届的毕业生,经验不足,现在最重要的是能学到东西,积累经验。

醉翁之意不在酒
    当记者问到招聘者是否有些招聘单位会在应聘者应聘过程刻意提出一些刻薄的问题来刁难应聘者的时候,招聘者表示:“大部分是不会的,而当你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那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招聘者并不是出于恶意要让应聘者难堪。如招聘文员,那么对说话的应变能力就要有一些要求。而设置这样的问题,就是为了考察应聘者的说话应变能力,看你是否能随机应变?看你是否能理解招聘者真正的意思,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招聘的准确率。”


专业不对口怎么办?
    在华润万家的招聘摊位前,一位学习信息网络的应聘者正在向招聘者阐述自己对人事专员这一职位的理解。由于专业不对口,他表示自己对这个职位十分感兴趣,自己也有掌握这方面相关的知识,也在该公司打过假期工,对本公司一定的了解,他表示有信心能胜任自己所求的职位。

    在招聘现场的几圈走访和对部分的应聘者的了解,发现不管是招聘单位还是应聘者,他们的工薪标准都相对一致。起薪都是在1000-1500元之间,有的还提供食宿,当然也有薪资高待遇好的,但要求就相对提高。大多应聘者表示,工薪最起码要能满足自己每月的基本生活消费,具体的还要看自己的工作内容而定。

学历与能力,哪个更重要?
    今天前来应聘的大多是应届毕业生,要谈及工作经验,这肯定是致命点,但是有些招聘单位的工作人员表示:“能力是可以培养的,关键是应聘者对待工作的态度,是否有信心、耐心、责任心?“学历固然重要,但它并不能起决定作用。当然作为一个公司,就要有公司的形象,因此礼貌已成为员工一项很重要的指标。现在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是综合的,不是说你有学历,有能力就行了,所以说不是学历重要,也不是能力重要,而是综合素质重要。

我们在准备着
    面对日益紧张的竞争压力,就业压力已经不只是应届毕业生的专用名词了。招聘会上,大一大二学生的身影并不鲜见。为什么刚刚踏进校门不久就来参加招聘会呢?他们说,来参加招聘会主要是想熟悉一下招聘会的环境,多了解就业形势和招聘单位对应聘者有何要求,增强自己对就业的认识和紧迫感,也借此机会锻炼自己,明确目标,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并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获得职业需要的满足。(文/学生记者 陈春晖、肖文思、冯香婷、陈娟、谢应好、廖孟辉、史碧君、邓耀辉、林秀莉、庄燕亭、刘良、王宏斌、周慧琳、黄恒、韩婷婷、叶旭琪、吴俏婵 图/陈又新、曾亮超、孙浩翔、傅浩洋、刘杰勋、覃皓生、郑挺、杨纯、陈秋霞)

热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