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运志愿者•创造新时尚广州亚运会志愿服务创意文化理论研讨会在我院召开作者:刘翊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0-29 志愿服务“创意”在岭南 广州岭南教育集团贺惠山董事长在研讨会致辞中表示:“这个社会的和谐,是要靠志愿服务的,志愿服务要提升,要往前发展,需要各级领导、教授、专家在前面呼吁并出台相关政策,为更多愿意投身志愿服务的人拓展更广阔的空间。“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志愿服务创意中心”的成立就是希望能够汇集到领导和专家的智慧,能够为广东甚至是全国在志愿服务创意方面能够出谋划策,贡献自己的力量。”就亚运志愿服务与青年的创意计划方面,我院党委丁纪平书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广州亚运会的志愿服务吸引了大量的青年学生报名参与,除了2700多名城市志愿者外,我院尚有亚残运会的、区域的、文明观众,共计4000多名志愿者1万人次的亚运志愿服务。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新一代的青年乐于参与社会生活,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教学、科研和服务构成了高等教育的三大社会职能,鼓励青年学生参与社会服务,正是高等教育社会职能的一个重要体现。然而,志愿服务单凭热情是远远不够的,要实现这个志愿服务的社会价值最大化,达到助人、自助的目的,还需要充分激发青年的创意,拓展创新志愿服务项目,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通过广泛发动学生参与义工服务的倡导,从做里面来学,从实践里面不断地激发青年学生的公益创意,比如我们开展了公益广告设计,环保袋设计大赛,公益文艺演出等等;同时,鼓励学生组织,特别是学生社团,通过整合来创新志愿服务项目。
随后,主办单位代表王健平主任、张海波主任、许国堂同志、贺惠山董事长、胡荣华院长、丁纪平书记共同为“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志愿服务创意中心”进行了揭牌仪式。 多角度探讨志愿服务创意文化
擅长研究社会政策和公民社会、民间社会,来自中山大学的岳经纶教授认为,有声有色的亚运志愿服务,把一个非常朴实的专项志愿活动,变成了一个全社会的创意活动,这是一个创举。如果我们这样一套志愿服务活动方式,能够用到公共服务当中去,那我想就可以从很大程度上提高广州乃至广东社会政府的形象,我觉得这是我们亚运志愿活动对我们社会的一个很重要的贡献。 从08年开始参与奥运会进行奥运研究的 本次研讨会主持人、广州亚运会志愿服务研究中心主任谭建光认为,目前状况来看,亚运还是满天星光,我们有很多亮点,但是亮点还拢不齐。他分析考虑,亚运志愿服务有这么一个“1+3”的创新特色。亚运志愿服务创造了一个时尚群体,一个口号带动和影响的一代人。“一起来,更精彩”作为亚运志愿者的一个小口号,现在作为了全民口号,甚至领导认为是亚运口号,它就带来一个时尚群体。3就是3个系列,广州创造了三个系列:志愿生活系列、志愿文化系列和志愿组织体系。 作为全国首家政府正式批准建立并且资助的志愿者学院,广州志愿者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广州亚运会志愿服务研究中心副主任凃敏霞表示,通过理论培训跟体验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跟分散培训相结合,现场教学与远程教育培训相结合,这样一系列的培训手段和方法的创新,不仅仅是提高了志愿者的素质,未来志愿者培训的深入持续的工作的开展,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 应邀出席研讨会的专家学者认为,本次研讨会意义深远,在研讨会上进行了有力的论证,并针对即将举办的“广州亚运会志愿服务”在文化创意、创新创造方面提供对策建议,特别是结合北京奥运会的“鸟巢一代”志愿者、上海世博会的“海宝一代”志愿者,提出了广州亚运会的“乐活一代”、“五羊一代”或“小蛮腰一代”等志愿者概念。 (文/刘翊 图/傅浩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