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岭南基金初长成 爱心化雨润四方基金会2011大学生新三下乡项目成果汇报总结会隆重举行作者:康健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11-4 岭南新闻网 为全面掌握广东省岭南教育慈善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各资助项目运作情况,分析总结项目实施中的得失,分享知识,交流成果,进一步提升项目的及时性、针对性和有效性,真正达到砺练学生、奉献社会的目的,2011年11月3日,由基金会资助的2011暑期大学生“新三下乡”社会实践成果汇报总结会在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隆重举行,共有来自本校及兄弟院校的领导、师生约300人出席会议。南方日报、羊城晚报等多家重量级媒体亲临现场报道。 会议由基金会理事兼秘书长程翠英女士主持,广州岭南教育集团发展研究所所长刘丹青先生做了重要讲话。他指出:本次活动,在基金会的全力资助下,大学生广泛参与社会实践,达到了砺练自身、深入基层,推动当地物质和精神文明发展的目的,可谓一举多得。这次大会既是总结会,也是交流会,更是分享会,希望借此机会,使基金会和项目在今后的运作中流程更规范、成效更显著。 会上,各项目汇报人对项目运作情况进行了详细讲解,主要围绕项目调研、项目准备、方案策划实施及项目总结等四个方面展开。 多数汇报人认为,项目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前期调研,借鉴社会学的方法,通过文献查阅,了解项目所在地社会、经济背景及亟需解决的问题,在可能的情况下,取得当地教育部门、社会机构的支持与配合,从多方面掌握项目实际,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实地考察,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走访、集中面谈等形式彻底摸清情况。 在项目准备方面,应做到细致、周到。有些项目,因事前考虑不周或准备不充分,导致现场出现一些问题影响到了整个活动的开展。 方案的选择和实施是活动的关键所在,结合前期的工作,解决当地亟需解决而我们又力所能及的事情,事情不在大小,关键在于成效,那怕是很小的一件事,如果有成效都是一种莫大的快慰。当前项目选择最主要的问题在于目的性不强、针对性不够,贪大求全、蜻蜓点水,工作的实际效果还有待提高,解决的途径一方面要端正心态,以严肃认真的态度看待项目的运作,对项目实施过程加以细心求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做实事,求实效,纵观35个项目,基本可分为五类: 总体而言,基本涵盖了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所能涉及到的范围,且形式多样,基本达到了项目运作的初衷。 爱心岭南、泽润四方,广州岭南教育集团通过基金会将关爱教育、服务社会的理念由一般意义上的树善心、做善事上升到通过完整的组织机制,融合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共同促进社会发展的轨道上来,在民营教育领域内实属鲜见。 经了解,由基金会首届大学生公益创意大赛征集到的40多个方案经过公平、公开、公正的评审,最后选出上述35个单位加以援助,覆盖广州8所高校和2个社会组织,资助金额共计27万余元。 本次基金会资助项目运作效果是明显的,基本达到了预期目的。据程翠英秘书长介绍:今后在继续完善和扩大基金会运作项目的同时,将需进一步将项目做实做细,继续巩固成果,并由点到面,由面到体,真正形成一个关爱教育、服务社会的网络。 (文/康健 图/黄镇仕 林晓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