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部门概况 | 教学研究 | 实践教学 | 部门活动 | 支部生活 | 思政协会 | 制度文件 | 岭南主页
 
  • 学党史悟初心,思政教师认真聆听书记、校长“思政第一课”
  • 我院召开新学期集体备课会
  • 思政教师认真聆听校长、书记“思政第一课”
  • 参观广州起义纪念馆学习活动
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
 
首页 > 实践教学

2009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总结

        为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实践中成长成才,今年我院继续响应广东省团委和学院团委的号召,积极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学院思政部首次派出两名教师——贾中华主任和任建霞老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一、本次“三下乡”活动过程简记

(一)本次活动的组织

        今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由学院党委直接领导,学院团委和学生处直接筹划和组织,思政部老师直接参与。时间是7月14日至7月20日,为期一周,地点是广东省河源市和平县下车镇镇山村。

        此次活动,经过各学院的宣传发动、学生自愿报名、院团委和学生处的选拔培训,从07和08级几千名报名学生中共挑选出82名学生参加本次“三下乡”活动。分成八大组:支教组(22人)、文娱组(13人)、医疗组(11人)、社会调查组(9人)、科普组(8人)、后勤组(10人)、统筹组(4人)、旗手队(5人),由学院团委副书记林少镇、谢锦权带队,对学生进行指导工作。在一周的实践活动中,同学们热情高涨,抗酷暑,克服各种生活上的困难和不便,积极参与各项活动中,各组之间既有分工、又有合作。通过大家的能力,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圆满的完成了这次“三下乡”活动。全体师生均表示这次活动印象深刻,收获巨大。

(二)本次活动的日程记事

7月14日

       (1)上午8:10,在一教学楼前召开了“三下乡”活动动员和出征誓师大会,学院党委副书记程翠英助理代表学院党委进行动员,学生处领导讲话,学生代表表决心,最后举行宣誓仪式。

       (2) 9:06,两辆校车载着我院师生从学院出发,下午2:00左右到达目的地——河源市和平县下车镇镇山村。

       (3)下午4:00,社会调查组的同学开始向村民做宣传工作。

       (4)下午6:00多,镇领导前来慰问我院师生。

       (5)晚上8:30,领队老师召集学生干部开会,研讨并确定总体计划。

7月15日

       (1)上午8:00多,已有10多个小学生来到学校。支教组学生采取与小学生在操场上做游戏、打篮球、表演口技和舞蹈等活动形式,消除小学生的拘束、胆怯等心理,吸引他们与“老师”接近;之后“老师”们带着小学生们走进教室,利用自带的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上午到校30多个学生。

       (2)下午,社会调查组的同学走访了三家贫困户,并为他们送上慰问品;文艺组同学为19号的晚会做准备,利用自带的缝纫机、模特等加工晚会所需要的服装;支教组下午上了英语、手工和数学课,小学生人数比上午增加20多人,学习班一分为二。

       (3)晚上镇领导和我们入住学校的校长来看望并款待我们,对我们的活动给予高度肯定和大力支持。

       (4)晚上7:30科普组的同学在学校操场播放爱国主义电影。

 7月16日

       (1)上午,指导教师带着学生去给一个贫困户割稻子。这个贫困家庭中,母亲得了乳腺癌在住院手术,父亲在医院照顾,哥哥在重庆读大学、实习未归;还有一个今年参加高考的学生,考了586分,家中只有他一人,几亩稻子已经成熟,急需我们的帮助。

       (2)下午社会调查组的10多名同学一起走访了两户贫困户并送上慰问品。

       (3)晚上8:00,指导老师和各组组长开会。组长们汇报了当天的工作情况,并对次日工作做出安排。

 7月17日

       (1)早晨5:00医疗组赶到街上组织义诊活动,为几百名群众提供医疗服务。中午结束。镇领导和镇医院的医生都很支持我们的工作,效果很好。

       (2)下午有4名同学发烧,被送到医院打点滴。

       (3)由于我们支教组同学的努力,返校小学生已达到80多人,说明该项活动受到了村民们的肯定。

       (4)晚上8:00,贺董事长来到了中心小学看望全体师生。

       (5)晚饭后,文艺组进行了精彩的文艺节目彩排。彩排后,召开学生骨干会议,各组向贺董事长汇报了几天的工作情况。

 7月18日

       (1)上午 ,贺董带领师生去田间割稻子。贺董亲自上阵、挥刀如飞、挥汗如雨,一直不休息,鼓舞了全体师生。

       (2)下午支教组、文艺组继续活动。

 7月19日

        天公不作美,下雨了。本计划去猕猴桃园帮助摘猕猴桃,未能成行。晚上的文艺晚会也被迫取消,颇为遗憾。

7月20日

        为期一周的“三下乡”活动已圆满完成,学院派车来接师生返校。师生们一路高高兴兴,载歌载舞,庆祝本次活动的圆满完成。

 

二、本次“三下乡”活动的收获与意义  

       1.组织大学生深入基层、到广东最贫困的地方去,关注三农、了解现实、认识社会,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大学生们有了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生活体验,意识到农村发展的压力、农民生活的不易,增强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感觉到自己肩负的重任。

       2.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和社会服务能力。作为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本次“三下乡”活动的参加者认真组织、积极行动,学会了如何与人相处,增强了社会活动的组织能力、沟通能力和业务能力,提高了服务社会、服务公众的能力,增强了自信心。

       3.扩大了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的社会影响,提高了我院的社会知名度。本次“三下乡”活动,我院真抓实干,组织学生开展了一系列利民、助民,便民的活动,取得了切实效果,博得了社会群众广泛认可和充分肯定。既给当地政府、相关部门留下良好印象,也给当地群众带来真正实惠;既给他们送去了物质的援助,也给他们带来了奉献的精神。

       4.以实际行动宣传和践行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不是一种口号,它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个行动指南、还是一种实践探索。本次我院师生的“三下乡”活动就是以积极进取的态度和踏实负责的行动来宣传和践行科学发展观,帮助全体师生深入基层、了解民情、服务群众、造福社会,不仅提高了参加师生的思想认识和个人能力,而且送去了物质援助和精神财富,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这些对于我院的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是一种很好的诠释和一次真正的落实。

      5.探索思政课与“三下乡”活动有机结合的新路子。过去学院组织的学生“三下乡”活动是由学院团委单独组织的。这次是思政课老师第一次参与该活动,使思政课的教学从课堂延伸到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去了,拓展了思政课教学的功能。思政课老师不仅自己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获得收获,取得丰富的第一手社会资料,对更生动和更贴近社会实际开展政治理论课教学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这项活动的过程中由于直接与学生交流,既可以更深入的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又可以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帮助学生解答在人生观和世界观方面的疑难问题,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觉悟和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今后要进一步加强与团委在这方面的合作。

 

2009/9/18 19:43:44